陳越,尉氏人,字損之,生于公元973年,宋代史學(xué)家,對我國斷代史研究作出卓越貢獻(xiàn)。
他少年時就非常愛好學(xué)習(xí),尤其對歷史情有獨(dú)鐘。宋真宗咸平(998-1003)年間,他中了舉人,后宮累遷至著作郎。由于他文辭俊拔,又精通史學(xué),所以在直史館與陳從易、劉筠等從事《冊府元龜》的編修工作。
陳越一生性情耿直且任性,生活儉樸,雖任朝廷之宮,可是家徒四壁,連一點(diǎn)陳設(shè)也沒有。他一心撲在歷史研究方面。就在他去世的前幾年,把全部精力都用在《冊府元龜》的編修方面。直到1012年因積勞成疾而卒。
《冊府元龜》這部類書編好后,共有一千卷,分三十一部,成為宋代四大著作之一。它搜集的資料極為豐富,從上古到五代將歷代事跡,按事按人分門編纂,有一千一百多門,概括了五代以前的全部十七史。清代紀(jì)曉嵐編纂《四庫全書》時,《冊府元龜》是其中最大的一部書,是我國現(xiàn)代史學(xué)研究中一部很有價值的史書。